叙述投资项目的系统特征,投资项目及其特征近期图片、视频、文字等资讯信息。

投资项目的系统特征,投资项目及其特征插图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1

关键词:展会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隶属度

0引言

企业投资项目是指企业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或资产投入到某种具有特定目标的对象或事业,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任务。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分析,是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提高项目效益及其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企业投资项目从项目资产的构成来分,可以分为有形资产较多的实体项目及无形资产较多的价值服务项目。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完善,投资项目日益增加。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评价已成为项目投资前的必备工作,其中以有形资产较多的实体投资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这类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的研究也逐步成熟。但是对于无形资产较多的投资项目,像展会、博览会等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尚未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对于项目中较多的无形资产无法定量化,因此在使用以往的评价方法时会出现评价精准度较低甚至失真的情况。随着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可以用于将定性指标定量化处理的方法逐渐出现在国内外学者的视野中,同时得益于大批学者对于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大量研究和创新,类似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很大的应用和推广。同时,类似于展会、博览会等价值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众多投资企业青睐的对象。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成就一时美谈,也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因此选择合适的项目评价方法并加以改进,在保证较高的评价精准度的前提下,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的研究成为评价此类项目的关键。

本文以展会项目为例,对企业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此类无形资产较多的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的选择研究,提出如何合理选择此类项目的评价方法并加以改进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定性指标定量化及评价精准度两方面的要求。

1文献综述

1.1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综述

综观现有投资项目评价研究文献,投资评价理论方法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净现值法(NPV)为代表的传统投资评价方法;第二阶段是以加强传统投资评价方法对不确定性的分析能力为目标的风险分析技术;第三阶段是以B1ack和Scholes(1973)的期权定价理论为基础,并由Myers(1977)首次将其用于实物投资决策而形成的实物期权(RealOption)方法;第四阶段是在期权定价理论方法基础上,利用博弈论思想和建模方法形成的期权博弈(OptionGames)方法[1]。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理论均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原有方法在某一方面的缺陷,但是总体来讲不同的评价方法成立的前提假设存在差异,适用的条件也存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的差异。因此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现行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通常将投资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分为风险评估子系统和效益评估子系统。目前国内外对于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l)在该问题研究的起步阶段,主要以投资项目的财务资料为基础,采用技术经济学的一些原理与方法进行评价决策,典型的方法为净现值法;(2)依据现代管理理论进行评价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模糊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2],这些是目前使用相对较多的方法;(3)将金融资产定价模型,主要包括CAPM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3],运用于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价决策;(4)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如数学规划、灰色函数及仿真等对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价决策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价不够重视、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标准以及隶属度函数确定的方法存在缺陷。

由于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投资方案原始数据的处理、权数的确定、对评价方法本身掌握的标准以及采用的计算方法的不同,同时由于单个评价方法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限制和缺陷,因此需要我们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组合,扬长避短,把多种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兼容起来对研究对线进行判定。

1.2展会项目评价综述

目前对于展会项目的前期评价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后期的展会绩效的评价,研究的角度也是基于展会筹办方或者第三方监管部门。国外对于展会的评价体系在逐步成熟地发展中,其中以德国的FKM组织、法国的的国际展览联盟(UFI)及美国的成熟展会公司的评价最为成熟。以美国为例,美国参展公司对展览会常使用34种评估标准,其中14项被普遍认为非常重要。这16项标准可以归为4类:即参展企业质量、参加数量、展出位置和展出管理。

在国内,主要以《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行业标准SB/T10358-22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作为展会评价的主要指标,该评定将专业性展览会的等级评定分为四个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A级、B级、C级、D级。等级的划分是以专业性展览会的主要构成要素为依据,包括:展览面积、参展商、观众、展览的连续性、参展商满意率和相关活动等方面。其中对专业展览会等级的具体评定标准做出规定。这个规定是采用对专业性展会各构成要素的评分来最后确定其等级的,所有构成要素的满分是720分,其中“展出净面积及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丝项分值为150分,“参展商丝项的分值是70分,“观众”为1分,“展览连续性”占50分,“参展满意率”占150分,“相关活动”占80分。在附录中还规定,A级的最低分数线是546分,B级为420分,C级是216分,D级则为108分。23年末,为了促进展览城市办展环境的优化,帮助和引导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定位,经济日报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全国城贸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组成专家组,制定了国内第一个“展览城市办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综合了区域经济、城市竞争力、会展经济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了22项与办展环境相关的指标,力图对我国的城市展览环境有一个较客观和科学的评价[4]。尽管如此,国内对于展会的评价体系仍处于没有系统性的状态,需要很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在展会评价方法的选择上,由于展会项目中无形资产的大量存在,并且构成了对展会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而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展会“价值”或“服务水平”等无形资产指标无法进行准备的定量评价,同时评价方法的精准度也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对于我国展会项目的评价一方面要结合以往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对展会投资项目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该项目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另一方面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对评价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评价效果的精准度。

1.3小结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及差异性需要与特定的评价对象相符合才能正确实施评价,进而保证评价的精准度。在上文的综述中不难发现,展会项目的特殊性要求研究者在对其评价时要能合理地分析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以最合适的评价方法组合完成评价。其中,难点就在于展会项目中众多无形资产的评价,因此合理确定评价方法组合是影响展会评价成败的关键。为后续研究方便,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文献对展会投资项目界定如下:风险投资企业以一定数量的资金或资产投入到某特定的展会中去,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展会投资项目来讲,于其他项目不同之处在于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强、项目评价困难等。

2展会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选择

2.1基于展会项目指标分类的评价方法选择

自1999年以来对于展会项目的评价就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由于展会项目的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其他投资项目的普遍特征,另外还包含了由很多无形资产构成的因素,诸如品牌因素、价值因素等。在前人的研究中对于展会项目的评价主要是从基础性指标、产业特性指标及品牌无形资产指标[5]三方面入手的。接下来本文就三类评价指标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展会项目评价方法选择的标准。

基础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有展会项目所共有的,包括客观的、有形的硬性指标,例如展览面积、参展人数等;另外一类是所有投资项目共有的指标,如财务指标等。基础指标具有客观性、时效性和普遍性。对于基础指标的数据采集一般可通过审计公司或者政府监管部门获得,数据的可靠性及客观性可以得到保证。鉴于展会项目的基础指标具有客观性强,可得性高的特点,因此传统的评价方法即可实现,比如财务评价可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等,对于财务风险的评价可以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对于展会项目共有的硬性指标可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等。总的来讲,展会项目的基础指标在评价时适用的评价方法众多,因此在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大,在后续分析中可以根据以下两类指标的特点选择整体适用性最高的方法进行评价。展会项目基础指标的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法可多选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应注意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中的客观和实事求是,进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准度。

产业特性指标,具有浓厚的行业特色,主要是对展览会项目的整体进行评估,包括展览前台工作和后台工作,涉及对展览环境、展览主题、展台设计与装饰、广告及公关宣传力度、展会后勤服务、展会的即时效果及潜在效果,展会的社会效果及经济效果等,属于展会价值评价的一部分。这部分指标行业区别度大,并且绝大多数属于主观性的软性指标。因此这类指标具有主观性强、标准不统一、测量难等特点,是否能实现对于该类指标的采集和量化是选择评价方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评价方法选择上的首要要求就是能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将软性指标的信息量化处理,在保证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后续的项目评价。因此在评价方法选择上,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对于以上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如下:因子分析法利用李克特量表将软性指标量化处理,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程度,同时处理过程和评价过程简单易于操作,缺点在于量化处理的过程中主观性太强,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避免主观性造成的差异;对于模糊综合评价及AHP方法,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分层处理,确定了权重,同时在模糊综合评价时,利用隶属度函数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主观性造成的差异进行了最小化处理,同时该方法体系中还包括一些验证方法,进一步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缺点在于计算繁琐,工作量大。因此总的来讲,对于展会项目的行业特性指标,将定性指标定量化处理是关键,在此基础上权衡各方面的意见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品牌无形资产指标,是从品牌资产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展会项目的无形资产,同样也属于展会价值评价的一部分,该类指标具有难量化、难评价等特点。在数据采集方面与产业特性指标的不同之处在于品牌无形资产的评价要集合消费者的看法。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价在项目评价中暂无前例可循,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首先要结合展会项目的特点及无形资产的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遵循《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和《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等有关评估准则的相关规定。同时品牌无行资产又存在不同与其他无形资产的特点,它的调查对象为消费者,需要结合消费者的反应和企业的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因此以往只适用于企业技术、专利等的单方面的评价方法,诸如市场法、收益现值法和成本法等均不适用于品牌资产的评估,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AHP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进行评估,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对这些定性信息定量化处理,另一方面将信息分层处理,确定权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缺点在于消费者群体这个样本很大,打分过程可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结合上述三类展会项目评价指标特点的分析,接下来本文指出了针对展会项目评价方法的选择标准:第一,能够客观地进行数据采集;第二,能够根据展会特点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分析;第三,能够综合全面对展会项目进行评价;第四,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准度。因此按照对于展会项目指标的三种分类,在对展会项目进行评价时可采用组合的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和AHP结合、AHP-ANN相结合等组合方法,利用方法的互补性,扬长避短。

2.2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介绍

例如模糊评价的指标因素即C层因素共有m个,C={c1,c2,…,cm}。评价等级选用常用的五个等级V={v1,v2,v3,v4,v5},即{优、良、一般、较差、差},对单因素ci(i=1,2,…,m)做评判,通过前述方法得到单因素ci对等级vj(j=1,2,…,5)的隶属度rij,即因素ci的单因素评判向量ri=(ri1,ri2,…,ri5),这样m个因素的评价向量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即每个被评价对象确定了从C到V的模糊关系R,矩阵为:

一般将其归一化使∑rij=1。然后根据层次分析确定的C层因素对于总目标A的权重有P=A*R。将P归一化,可得P''=p''1+p''2+p''3+p''4+p''5=1。

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是被评价事物对各等级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它一般是一个模糊向量,而非一个点值,因为它能提供的信息比其他方法更为丰富,若对多个事物比较并排序,就需要进一步处理,即计算每个对象的综合分值,按大小排序,按序择优。比如对上述5个等级,好为1分、较好为50分、一般为25分、较差为12·5分、差为6·25分。可以根据对各个等级的隶属度计算出综合得分,即S=■p''j×Sj,S为相应的分数。

2.3评价方法的改进

以上本文分析了基于不同分类指标的评价方法的选择问题,在解决了方法选择问题之后,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准度又是一个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结合以上评价方法的选择分析的基础上,以模糊综合评价和AHP相结合法为例,本文认为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准度重点在于把握隶属度函数的确定问题。

隶属度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类,一是根据数据特点选用法国的卡夫曼教授曾经确定的28种隶属度函数;二是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隶属度。此外为了提高隶属度确定的精准程度可以根据行业或者同类公司情况模拟隶属度函数进而确定隶属度。

对于基础类指标,由于其客观性强,同时很多指标存在行业标准值;而对于行业特性指标,其行业特性较强,行业差别及评价标准也较大。因此对于这两类指标在隶属度确定时应采用第三种方法:根据行业标准值及同行业多家公司估算隶属度函数。其原理如下:利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隶属度函数。设在某一区间的样本观察值为Xl,X2,…,Xn,由于样本观察值来自总体,故反映了总体的客观实际。区间两个端点的隶属度是己知的,如图4一2中所示,“好”的隶属度,1为1,50为0,即该区间内“好”的隶属函数一定通过两点:(1,l),(50,0)。由于确定一条曲线至少需要三个点的坐标,因此除两个端点外,还需要找出另一个点。考虑样本均值这个特殊点,隶属度应该要反应指标之间的对比程度,因此某一区间内的样本均值的隶属度应该是0.5那么选取参数a,b,C的值,从而确定该区间上的隶属度函数。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对于行业特性指标的评价,由于专家的权威性较高,因此在打分时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而后根据不同行业进行区分评价,在同一行业内根据专家打分模拟隶属度函数,尽量规避由于行业不同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

对于品牌资产指标,由于其调查对象为消费者,数据量较大,因此样本可以假设为来自正态分布的样本,在确定隶属度时可以采用法国的卡夫曼教授曾经确定的正态型隶属函数g(x)=e-(x-μ)2/2o2。

综上分析,基于不同指标分类进行了方法的选择问题的分析,在评价结果精准度的问题上,结合不同的指标特点进行了改进,进一步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展会项目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定性指标较多,存在大量无形资产的展会项目在评价方法的选择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及在提高展会项目评价结果精准度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以基于指标分类的评价指标选择为例对于三类展会项目指标:基础性指标、行业特性指标和品牌资产指标,根据不同的指标特性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并推荐了该类项目评价的方法组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AHP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方法间的互补性,扬长避短。此外对于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准度问题,本文同样以各类指标特性为依据在隶属度的确定上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对于基础类和行业特性指标根据行业标注值和同类公司的数据进行模拟估算隶属度函数,以提高隶属度确定的准确性。

鱼和熊掌常是不可兼得的,本文在提高隶属度的精确性上有了一定的方法改进,但是同时增加了工作量和计算量,处理过程相对繁琐,消耗的时间较长。因此在选用时需根据评价方的要求及展会项目的情况选择综合合适的方法进行项目评价。此外,本文是基于不同分类指标的评价方法选择和改进,针对性较强,在后续展会项目评价问题的研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何德忠,孟卫东.期权博弈理论发展综述[J].生产力研究,27(2):148-150.

[2]王敏.风险资本投资方法浅析[J].运筹与管理,22(6):I19-123.

[3]刘思峰.赵亮.风险投资评价的一种新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1(2):22-26.

[4]隋鑫.模糊综合评价技术在展会评估中的应用初探[A].26中国首届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P178-192.

[5]杨芳平.关于品牌会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探[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9(01).

[6]司浩婷.ABC公司无形资产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0.

[7]张红.基于AHP-ANN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5.

[8]彭佑元,颜实.不同行业投资项目评价核心指标体系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9(12).

[9]杨杰,辜应康.基于展会商的展览会选择与评估研究——以27年上海电子工业展为例[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9(3).

[10]单荣,张潇日.基于因子分析方法下的创业投资项目评估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7(12).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2

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竞争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资格预审工作正是为开展招投标工作把好重要的第一关。资格预审程序就是为了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使资格条件不适合承担或者履行合同的投标人退出招标过程。这道程序体现了择优原则,达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招投标资格预审主要是种定性的考察、筛选做出投标人优劣的判断。如何根据对投标人提供的资格预审文件,从定性研究转化为一种定量的分析,对招标人和投标人都是有好处的。它既可以避免以往对投标人的资格预审不合理,又可以使招投标资格预审更具科学合理性和公正性。如果要用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投标人优劣的情况,就必须设计与之相配套的科学的评价方法。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所阐述的量化评价法就是为招标人进行招投标资格预审所设计的,尤其是对于一般性技术要求不高、结构不复杂的建设工程项目,采用量化评价法进行招投标资格预审就比传统的定性评价显得更加科学、简单、快捷。

二、量化评价法

没有量化的资格预审方法是不能称其为标准的。笔者结合我国大多数招标人在工程项目招标的成功经验,提出采用量化评价法确定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的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法的招投标资格预审方法适用于技术难度不高、工艺较简单的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资格预审。招标人根据工程自身实际需要,对投标人的各项信息根据预先设量化好的分值,得出投标人资格预审文件分值的排序。

量化评价法的评分项目共四项,总分1分,四项得分相加即为投标人资格预审的总得分,若投标人总分相同,则同时入围参与投标过程的竟标过程。对于各投标单位的参与资格预审的评分细则现以评分表形式列出,如表1所示。

采用量化评价法由招标人预先制定供投标人使用的资格预审文件,并在资格预审书中告知,对投标人某些相关信息进行量化的评分,并最终根据资格预审的得分排名择优合格的投标人。

运用量化评价法科学的引导投标企业健康的发展,对于招标人也可以在经过长期积累后形成自己的投标企业资格预审合格库。对于那些被招标人认可的投标企业和项目经理免于进行重复审查。投标人参与投标过程中,若投标人已进入招标人的资格预审合格库中,则可直接参与投标过程。若投标人有违反或其他不良行为,则招标人可立即将其从资格中直接删除。

此外,运用量化评价法对投标人参与资格预审时的假借资质、人员、资料弄虚作假等行为,招标人可通过下述方式处理:

第一,要求投标人提供参与招标阶段的保函,同时递交资格预审保证金,以便对投标人在招标阶段的不良行为做出经济处罚。而通过递交资格预审保证金,也可以削弱乱借资质的行为,招标人只需对资格预审保证金的汇款方限定为投标人即可。

第二,对于项目负责人所从事企业的认定可通过多方面适当的途径来获得。实际中有些项目负责人同时从事于不同的企业也是事实存在的,因此,招标人可要求投标人提供拟参与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机构人员的社会保险资料,利用我国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必须为企业员工缴纳各类规定社会保险”等条款,为规范“借资”、“挂壳”等投机行为提供有力的辨别方式。

第三,完善对于投标人递交资格预审资料中关于企业或者项目负责人从事过以往工程的业绩材料及相关资质证书的核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备案的工作,确保招标人进行项目招标时可以顺利判断投标人对本工程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杜绝一个项目机构同时服务于若干不同招标人。对于证件造假弄虚作假,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电子信息IC卡制度,并录入数据库黑名单。

三、量化评价法应用于实际的案例分析

某项目招标公告简要信息如下:

1.招标人单位名称公开招标的XX工程(项目名称)已经由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工程所需资金来源现已落实。现邀请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本工程的资格预审。

2.工程概况:

(1)工程规模:XXX城市快速路工程,本道路规划为城市A级道路,道路总长约2米,规划路宽50米,该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桥梁及道路以下综合管线等工程。工程总投资约4万元。

(2)计划开、竣工时间:XXXX年X月至XXXX年X月。

3.本招标工程不分标段,每位申请人可申请参与该工程的资格预审。

4.申请人应当具备的主要资格条件

(1)申请人资质类别和等级:主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及贰级以上资质。

(2)拟选派项目经理的资质等级:市政公用工程贰级以上资质。

(3)企业业绩:有过同类道路工程施工业绩。

(4)项目经理业绩:有过同类道路工程施工业绩。

配合本工程招标公告的资格预审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供该企业上一年度财务报表、该企业准备投入本项目管理人员的名单附职称证明,并要求投标人提供本企业获IS09证书或提供本企业获地市级工商管理局重合同守信誉证书或本企业在银行获得的资信等级证书(以上证书非必须提供)。招标人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规定了对投标人采用资格预审量化评价法择优选择排名前60%的投标人为合格投标人。投标人的各项信息得分以表1为评分标准。

最终参与本工程有9名投标人参与本工程的资格预审,经汇总将9名投标人情况表如表2所示。

根据资格预审文件预先告知的本工程量化评价的评分标准,得出的9名投标人得分及排名情况如表3所示。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3

【关键词】风险投资项目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一、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定义

风险投资项目是一种高风险的权益投资活动,它通过将风险资本注入具有高风险的项目形成权益投资而获取收益。风险资本企业通过将资金投向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同时蕴藏巨大风险的创新型技术或服务项目而催动高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是指风险投资公司根据投资项目信息,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详细周全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潜在的投资收益,比较项目的风险,决定投资与否,投资的规模,投资的策略以及投资后的监督管理措施等过程。其构成因素涉及风险项目评价的主体、客体,评价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息结构以及项目评价体系。

二、国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概述

国外风险投资项目的筛选和价值评估较多采用实证分析法,通过对创新企业的调查研究,得出评估指标以判定风险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其权威性的指标体系见表1.

三、国内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概述

我国学者对风险投资项目的研究,结合我国宏观投资环境的特殊性,对国外现有的理论成果进行补充和修正,得出一般性评估决策指标。具有代表性的是尹淑娅根据决策流程思想设计的期望与风险模型(见表2)。

四、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方法

根据项目风险投资流程,风险投资企业对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后,将依据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内容,按照风险投资项目研究者对项目评估设定的模型,学者采用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投资与否的结论。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项目评估分析方法: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依据一定的标度方法,专家分别在各层次内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得到判断矩阵;对每一层的判断矩阵求解最大特征根和最大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得出最后的评价值。

(2)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有关的模糊集,定义子因素层指标集,确定子因素层指标的权重,并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得出相对于目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

(3)数据包络分析(DEA)。DEA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价。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DEA可以得出每个决策单元的综合数量指标,同时将决策单元排队,确定相对效率最高的决策单元,并指出其它的决策单元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为项目决策人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4)BP神经网络法。该方法通过对人脑功能作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建立接近人类思维模式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它具有学习、记忆、联想、归纳、概括和抽取、容错及自学自适应的能力。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计算得出评价结果,不需要人为的确定指标权重,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有效。

(5)实物期权法。实物期权理论即当风险投资公司如同购买金融期权,购买标的资产,并约定资产的市场价值随市场变化而上下波动,当市场价格大于执行价格时即投资成本时,该公司便选择进行投资。

上述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求解,不难发现,不同的评价方法容易产生不同的评价结论,不难发现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强调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者对创新评价的内在因素及外部环境的侧重点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各项研究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赋予、模型及方法等不尽相同,而当模型方法越严谨科学时,其在实际应用中却很难表现出很好的效果。这就是评价方法的非一致问题。现阶段评价方法的非一致问题始终客观存在,难以完全避免;另一方面,评价结论在评价标准的选取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导致模型评价的瓶颈难以突破。

本人根据先前各文献研究的研究成果,以收益和风险模型的评价思路来看,个人认为,可以根据风险投资项目的自身运作系统及面临的外部环境为依据,来确定项目的指标体系,准确化定量指标,详细化定性指标,减轻指标间相关性;同时以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流程来设计项目评估的流程,比较并优化各种评价方法,选择最方便实用的评价方法,并尝试通过调查研究,针对所获得已成功案例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来确定项目评价指标的基准。以此准确评价风险投资项目的期望收益的可预见的风险,以减轻非一致问题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不可避免的影响。

参考文献: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4

关键词:项目投资评价

一、充分认识项目投资后评价意义

(一)项目投资后评价在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改进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的项目投资大部分都能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但也或多或少有一些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时就有必要通过项目后评价,认真地研究、分析项目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原因,确定哪些是由项目决策造成的、哪些是由项目实施中管理不善造成的、哪些是由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并提出适当的纠正措施。同时,通过后评价,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投资管理和投资决策部门,为改进和改善项目投资政策提供依据。

(二)项目投资后评价在保证可行性研究和先前评估客观、公正性的需要

近年来,项目投资虽然建立了项目法人制度、资本金制度和招投标制度,但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完善,投资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在实际中,可行性研究并没有发挥作用,虚假可行性研究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建立完善的项目评价方法和制度,对先前的评估进行较全面、客观的检测和衡量,并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可以促使项目投资的先前评估人员和有关部门在进行先前评估中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确保项目前评估的客观、公正。

(三)开展后评价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管理科学化的需要

项目投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大系统中,客观地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科学管理机制。进行项目投资后评价,通过运用实际数据、资料来检验、分析项目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研究项目各阶段变化的内在联系和促成因果,形成科学的评价结论。运用评价的结论和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指导新的项目建设,从而能达到不断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合理界定项目投资后评价内容

(一)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对决策目标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财务及非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项目投资是否与达到预期目标。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根据后评价时点以前各年实际发生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及这些数据重新预测得出的项目计算期内未来各年将要发生的数据,综合考察项目实际或更接近于实际的财务盈利能力状况,评价指标包括投资成本控制、投资收益、销售收入实现、成本费用控制等,据以判断项目在财务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并与项目先前评估相比较,找出产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非财务指标角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决策时预计的业务协同、财务协同、研发水平提升、管理资源共享等战略指标,判断项目投资的成功度,并提出后续战略协同调整方案等。

(二)决策评价

决策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决策过程是否合规性、决策依据是否充分、决策目标可行性、落实决策目标的措施分解及执行是否到位等进行分析,主要评价决策过程是否科学性、决策依据是否充分、落实决策的资源和措施是否恰当等方面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投资决策管理体系,提高决策水平。

(三)合规评价

合规评价包括评价项目投资管理全过程是否遵从现有制度相关规定,以及对当前的投资管理制度体系本身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一方面通过合规评价,严肃制度纪律、明确责任,为项目投资奖惩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合规评价,发现现有制度体系的不足,提供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建议。

三、选用适当的项目投资后评价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项目投资后评估的基本方法,它包括前后对比法、有无对比法和横向对比法。

1.前后对比法

将项目投资实施前与项目投资实施后的实际情况加以对比,测定该项目的效益和影响。在项目后评估中是将项目前期阶段,即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前评估阶段所预测的建设成果、规划目标和投入产出、效果和影响,与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实际情况相比较,从中找出存在的差别及原因。

项目投资后对各指标以原预测指标数为基准,评定实际实现指标数值。变化和差距等于实际实现指标减去原预测指标。

2.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法是指将项目投资前后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同如果没有这个项目投资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由于项目投资对企业的影响不只是项目本身所带来的作用,而且还有项目投资以外的业务协同、财务共享、资信提升、研发水平和管理提升等许多其它因素综合作用。因此,这种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这些影响中项目投资的作用和项目投资以外的作用,评估项目的增量效益和机会成本。

项目的有无对比不是前后对比,也不是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测效果之比,而是项目实际效果与若无此项目实际或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对比。

3.横向对比法

横向对比法是指将本项目投资与本企业、本行业其他企业类似的项目投资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投资水平、技术水平、绩效水平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项目投资的实际绩效。

但因横向对比法,需要收集资料难度大,一般来说,企业仅收集本企业已投项目进行对比分析,而不去收集行业其他企业或其他地区及国外的类似项目,以降低项目投资后评价成本支出水平。

(二)逻辑框架分析法

逻辑框架分析法是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间的关系,从设计策划到目标等方来评估一项活动或工作。逻辑框架分析法为项目投资计划者和评估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进行逻辑关系分析。

1.项目投资目标

体现为企业发展计划、规划、政策方针等对项目投资提出的目标要求,往往是企业投资决策的整体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要求项目投资必须与国家发展目标、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规划等要求相联系。项目投资目标往往需要多个具体目标的贡献才能实现。

2.项目投资具体目标

是指“为什么”要实施这个项目投资,是项目投资达到的直接效果和作用,是项目投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一般应考虑项目投资为企业和社会群体带来的效果。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投资决策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来评估确定,往往一个项目有多个具体目标。

3.项目投资的产出

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干了些什么”,即项目投资的建设内容或直接产出物。一般要提供可计量的直接结果,要直截了当地指出项目投资所完成的实际情况。各项成果是为实现项目投资目标必须达到的具体目标。它们从其效果来看应是合适的、必要的、足够的。

4.项目投资的实施

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包括人、财、物和时间等的投入。投入活动要详细到可以运作的程度,要做到可行性和可信度的结合。

(三)成功度分析法

成功度分析法是对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成败程度给出一个定性的结论。成功度就是对成败程度的衡量标准。一般来说,成功度可分为四个等级,各个等级的标准如下:

1.成功的。用A来表示,表明项目的各项目标都已全部实现或超过预期;相对成本而言,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和影响。

2.部分成功的。用B来表示,表明项目实现了原定的部分目标;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和影响。

3.不成功的。用C来表示,表明项目实现的目标非常有限;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效益和影响。

4.失败的。用D来表示,表明项目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根本无法实现;相对成本而言,项目不得不终止。

在测定各项指标时,通过指标重要性分析和单项成功度结论的综合,采用打分制并借鉴EFE矩阵思想,按评定等级标准A、B、C、D四个等级来表示,从而作出最终综合评价结论,以便不同项目投资后评价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四、恰当运用项目投资后评价结果

项目投资后评价结果包括项目投资绩效、经验、教训和措施建议。项目投资后评价工作的成果,它可以用作对项目投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同时,项目投资后评价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项目投资管理提供经验借鉴,并预防可能产生同样的教训。措施建议既可以用于完善投资管理体系,也可以用于改进本项目后续投资管理实践。

总而言之,项目投资后评价是项目投资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成功的项目投资后评价工作即是对项目投资的总结,也是改善和指导项目投资日常管理、完善项目投资管理体系和不断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冷明辉,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的思考[J].贵州化工,2011,(2):51-53.

[2]北京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投资项目申报审核管理文件汇编(《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发改投资[28]2959号).

[3]郭红.项目后评价的意义[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1,(8),54-56.

[4]赵君榕.浅谈投资项目后评价[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5(4).

[5]王广浩,周坚.项目后评价方法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4(1).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5

关键词:港口建设;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

一、对港口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进行简要概括

由于港口建设项目在我国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使得政府机关对港口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越来越重视了。而对于港口建设的项目而言,有的是经营性的,有的是公益性的。所以,根据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有所不同,而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的目的也就随之不同了。在港口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中,大体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财务评价;另一种是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就是以港口项目的投资者为角度,然后对项目中财务状况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测算,最后再对财务的可行性进行进行判断;而国民经济评价,它是从国家和社会出发,然后对国民经济所付出的的投资代价和港口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行计算和分析,以至于达到港口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合理性。

在港口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中,它不但可以使投资者能准确的控制未来的投资活动,最后达到对投资中的盲目性和风险进行减降低,对投资的效益进行提高;还可以改进和优化项目的实施方案,以至于能达到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对于港口建设项目中的国民经济评价,它可以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进行最优的完工,它对于财务评价的不同点,就是可以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从而能对建设项目中的投入和生产进行考虑和研究,最后达到港口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能够有效地计算以及科学地反映。而在港口的经济效益中,社会经济效益要比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高。而如果利用国民经济评价对港口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它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的作用,对港口建设项目中的重点投资进行制定相关的策略,使得能对港口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满足。

二、对港口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进行分析和对比

1、财务评价

所谓财务评价,就是从企业的角度进行出发,对市场价格进行利用,依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现行的价格体系,对建设项目的财务效益和所产生的费用进行分析和计算,然后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对财务评价指标进行计算,最后再以投资者为角度,对建设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各种财务状况进行考察和计算。

2、国民经济评价

所谓国民经济评价,它是从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费用与效益分析方法为原则,对影子的价格、汇率、工资以及社会折现率的评价参数的利用,然后对国民经济所付出的的投资代价和港口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行计算和分析。

3、对港口建设项目的上述两种评价进行对比和分析

对于港口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有四种区别,分别是评价的角度、目的、范围和货币的费用和效益的含义不同。在财务评价中,它的角度是从投资者出发,然后以投资方案提供选择的财务依据为目的,最后达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但财务评价的范围是只考虑投资者自身,并且对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对货币的收入和支出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它规定费用就是对于项目的收入有所减少的货币;而收益就是项目的收入有所增加的货币。而对于国民经济评价,它是以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为角度进行分析,然后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地支配和利用,以对国民的收入进行增长,实现对建设项目的选择和生产的目的,而在这种评价中,对货币的费用和效益也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它规定费用是对社会资源进行消耗的货币,而效益就是和费用正好相反,它是对社会资源有所增加的货币。

三、对财务评价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在港口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中,根据盈利和偿债能力分析,财务评价的方法大体上有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财务净现值法和财务内部收益率法,下面就将对这四种方法进行分析。

1、投资回收期法

在财务评价的投资回收期法中,有静态和动态之分。所谓静态投资回收期,它是对资金的时间价值不进行考虑,然后对收回初始投资的时间进行分析和计算。从建设开始念算起,项目投资回收期计算为:

所谓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把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现后,再用来计算累计现值等于0时的年数。其计算公式为:

2、投资收益率法

它是通过计算项目的年利润率总额以总投资的比率,来对建设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考察和计算。其计算公式是:

投资收益率=年利润率总额/总投资

3、财务净现值法

所谓财务净现值是把整个计算期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投资方案开始实施是的现值之和。其计算公式是:

4、财务内部收益率法

它是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0时的折现率。其计算公式是:

四、对国民经济评价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在港口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中,根据评价标准的不同,对其进行三种方法的划分,第一种是经济净现值法,第二种是经济内部收益率法,第三种是效益费用比法,下面就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分析。

1、经济净现值法

它是把整个计算期内各年所发生的净效益流量都折现到投资方案开始实施是的现值之和。其计算公式是:

2、经济内部收益率法

它是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收益率的现值累计等于0时的折现率。其计算公式是:

3、效益费用比()

它是项目的年总效益和总费用之间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

总结:综上所述,港口建设项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港口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可以让投资者对建设项目的情况进行了如指掌的掌握和分析,同时也能让港口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提高,并为我国的经济带来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祖昌.考虑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的中国港口技术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测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2]史晓雪,徐碧华,郑志华,寇英卫,曹德友.基于GIS的港口岸线资源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武汉新港为列[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12(02);

[3]李捷.港口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

[4]马广军.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9(7);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6

【关键词】海上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研究

一、项目后评价概述

24年国务院(国发【24】20号)《国务院关于开展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资委于25年先后三次组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和研讨会”并在几个特大企业中开展了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示范,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到目前,许多中央大中型企业都设立了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的兼职和专职机构,并且已经或正在编制自己行业或企业具体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并越来越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

1、项目后评价的含义和目的

项目后评价通常是指某一项目在竣工运行一段时间或投资直接经济效益体现出来以后进行的,对项目从目的、立项、执行过程、运营、效益、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价,其主要内容有前期工作评估、项目执行评价、生产运行评价、经济性评价、影响和可持续性评价。通过对项目的综合性评价,分析投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找出项目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项目投资决策和改进投资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投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

项目后评价方法一般包括前后对比法、层次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成功度法和综合评价法等。

(1)前后对比法

所谓前后对比法是指将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时所测的效益、预期达到的目的和项目竣工投产运行后的实际结果相比较,找出项目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找出差异和不足,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

(2)成功度法

成功度法是指依靠评价组或评价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项目各方面的执行情况通过系统准则或目标来判断项目的成功程度。

(3)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就是对建设项目的各个部分、各个阶段、各个层次方面从技术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环境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海上油气田后评价模式研究

海上油气田项目后评价是指为满足国家和公司内部管理的需求,在项目投产一定时间后所进行项目投入、产出和风险等的经济评价和对比分析。其目的和意义是总结项目投资决策和实施的效果、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项目的生产运营,指导后续项目的投资决策,提高公司和项目管理水平。

(一)海上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海上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投资、操作费、产量、价格、成本、收入、利润等进行对比和分析,因此,后评价主要方法为前后对比法,即将项目ODP(总体开发方案)预测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综合性指标和单项指标)与实施方案相应的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前后对比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二)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的工作流程

油气田项目后评价涉及公司的上上下下和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形成一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有关单位的职责和要求。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的一般组织和管理程序如下:

1、编制项目后评价计划并纳入各有关单位年度工作计划。

2、明确后评价组织机构和报告关系,一般可成立后评价工作组或项目组。

3、后评价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ODP、基本设计和实际的工程量、投资、费用、产量和费价格等。

4、进行项目实施后的经济评价;对投入和产出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对影响项目效益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盈亏平衡分析、临界值分析和风险分析,并提出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对策;得出评价结论和建议。

5、对后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和讨论,进一步完善后评价报告。

6、完成后评价报告并提交有关单位或领导。

(三)油气田项目经济后评价的工作内容

经济后评价是对项目的成果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税后利润、销售收人等财务指标来衡量,并与ODP的预计目标进行比较,分析项目效益增减的主要原因。

1、投资对比分析

投资对比分析是指将竣工决算投资与ODP批复的投资估算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油气田开发项目的总投资由勘探投资、开发投资和弃置费组成,在后评价阶段主要对勘探投资、开发投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开发投资应细分到三级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投资变化比较大的部分要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得出投资执行的结论,相关经验和教训。一般来讲,投资变化的原因包括工程量、设备及材料价格、施工和海上安装资源、进度和计划、汇率、定额或取费标准、设计及施工方案变更等。

2、操作费对比分析

操作费对比分析是指将实际操作费与ODP批复的操作费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油气田开发项目的操作费一般由人工、油气处理、修井、船舶费等组成,在对操作成本进行对比时应进行分项对比和分析。

3、产量的对比

产量的对比分析是指将实际和预测的产量与ODP产量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油气田产量有多种口径,在对比时应注意与ODP口径保持一致。

4、价格的对比

价格的对比分析是指将实际和预测的价格与ODP价格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原油实际价格一般按销售部门FOB价格计算,预测价格按公司规定的价格计算。气田的实际价格按销售部门的实际价格计算,预测价格一般根据长期销售协议确定。

5、经济效益对比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是指将测算的经济指标与ODP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油气田开发项目经济效益指标主要为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和投资回收期、桶油成本等。在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可以财务净现值指标为主。因为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指标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项目的盈利能力,它们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影响净现值指标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产量、价格、投资、经营成本等。

在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时,可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在计算各因素对净现值的影响时可用后评价的值逐步替代ODP方案的值,从中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6、项目风险分析

后评价时项目的投资、建设期等已经确定。因此,影响效益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为价格、产量、操作成本等,与前期相比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已大幅度下降。

在后评价时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主要是进行盈亏平衡分析,临界值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可能变化趋势并对其变化可能给项目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对策。

7、对后评价进行全面总结,给出后评价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1)经济效益评价

给出项目的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

(2)项目单项指标的评价

通过分析投资、操作费、产量、价格、桶油成本等指标对项目的优势进行评价。

(3)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有关建议

总结项目的经验教训,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三、问题和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单位领导、主管部门对后评价工作的重视十分重要,是后评价工作成功的保障。建议成立后评价领导小组,对每年的重要投资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制订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

2、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后评价主要基础资料包括油气田ODP、基本设计及建设阶段工程量、总投资和分年投资,生产阶段的分年产量、操作费、油价及销售收入等资料。基础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是项目后评价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着项目后评价工作的质量。目前,油气田前期研究等阶段的基础资料管理比较薄弱,建议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建立基础资料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机制。

3、注意计算口径的一致性

在进行投资、费用、产量等统计分析和对比时,经常会有不同口径的数据,造成对比结果的不合理或失真,因此建议前期研究决策阶段的工程量、投资、费用、产量等与项目实施和生产阶段的口径要保持一致,生产阶段的增量投资应单独统计和对比分析。

4、作好单因素分析工作

建议对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投资、操作费、产品价格、油田产量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列出各因素对油田效益的影响程度,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影响效益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

5、后评价专业人员缺乏,应加强后评价相关业务培训及项目管理培训,加强经验交流和分享,使后评价工作更加扎实,更有说服力

6、加强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工作

项目后评价工作涉及项目油藏、工程、钻完井、油田操作等各个方面,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对比经济人员往往只是大概了解,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建议专业部门的人员应参与后评价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为项目前期研究、投资决策和开发生产服务。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7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化,供电需求越来越大。2011年3月份,虽然是用电淡季,但我国多地却出现了电荒现象。先是浙江,随后湖南、重庆、贵州等地均不同程度出现用电紧张。2012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在迎峰度夏会议中提出,虽然目前我国经济趋缓,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预计夏季来临后,在其供电区域内电力供需依然偏紧,用电增速将达9.3%,电力缺口约在25万至37万千瓦。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预测,由于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在8.5%~10.5%左右,全国电力供需仍然偏紧,尤其是区域性、时段性、季节性缺电仍将较为突出。供电企业在未来几年投资需求仍将较为旺盛,供电项目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因此,有必要对供电企业项目投资财务后评价进行研究。

一、财务后评价研究背景

项目后评价一般是指项目投资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信息反馈,改善投资管理和决策,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财务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项目投资效益及财务效益为核心的研究。

财务后评价最早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一种监督评审手段于20世纪30年代于美国开始开展。该方法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衰退及60年代“向贫困宣战”计划中对规范政府使用公共资金进行项目投资,避免资金滥用及保证项目质量发挥重要作用。70年代之后,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等世界金融机构对援建项目也纷纷采用项目财务后评价。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开始采用项目财务后评价方法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考评。国内学者关于项目财务后评价研究主要包括评价方法的研究,而且提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为主,如黄德春(23)、郑燕(26)、牛东晓(2010)及李勇(2011),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电力投资项目从影响后、项目技术及经济三方面进行评价;另关于评价内容的研究,从纵向来看,有学者提出包括了对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研究,如苏浩(28);有学者对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如曾聪(2010)、柴中华(27)等从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但目前关于供电企业项目投资财务后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还不足,并且之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对评价项目的单独评价研究,缺乏长期、动态的横向比较,无法通过对比发现本次投资项目财务方面的不足,因此还不够完全。因此,有必要对供电企业项目投资财务后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

二、供电企业项目投资的特点及财务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供电企业项目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项目投入资金量大。由于供电企业项目规模多相对较大,所需设备及人员数量较多,工程量大,因此所需投入资金量也一般较高。这就对项目的融资及资金链的稳定性有比较高的要求。资金回收期较长,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成本的高低有重要影响。二是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从项目的前期立项论证到后期验收完成,周期一般以年为周期。一方面对于投资方来说,可能会面临通货膨胀、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及政策风险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从建设技术的角度来说,面临着设备及技术过时的风险,尤其对于供电设备来说,新型设备对供电的稳定性及节能性有重要影响。三是调整成本高。建成后,进行调整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财务评价指标是财务后评价体系的核心。鉴于供电企业项目投资的以上特点,对财务评价指标的选取应有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具有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的特点。由于资金占用周期长,有必要考虑动态指标的评价。二是整体性原则,即能够包括项目从前期论证到建设完成期间的资金流的各个方面。既要包括融资指标、投资指标,又要包括项目完成后初期投入运行产生的经济效益指标。三是针对性原则,即相关指标的选定考虑到供电企业投资项目的特殊性,有实用性。四是方便操作性。由于供电企业投资项目通常规模较大,属于系统性、综合性项目,如果指标选取过多或是搜集整理过于复杂,则也不便于财务统计分析人员进行评价。

三、供电企业项目投资财务后评价指标选取

财务后评价根据评价对象或评价维度的不同可分为不同方法,其中主要方法为前后对比法及因素分析法。其中前后对比法按比较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三类:与历史数据的对比,与同类企业的对比及与计划预算的对比。根据《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中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表中的分析逻辑,本文指标选取多采用对比法,即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采取比值法,能够避免因绝对量不同而造成的评价偏差。根据供电企业项目特点,有必要从融资、投资两方面进行指标的选取,并且兼顾静态与动态指标。

投资评价方面,可以选取的静态指标包括总投资比值、净利润比值、投资利润率比值、投资回收期比值。所谓总投资比值,即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的比值,如果总投资比值大于1,则说明实际投资要超过预期投资。投资利润率比值,即实际投资利润率与预计投资利润率的比值,如果实际投资利润率高于预计投资利润率,则说明实际投资效益较好。其他指标意义可以类推。动态指标可以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比值、现值指数比值。所谓现值指数,即项目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现值指数比值则是实际现值指数与计划现值指数的比值。

融资方面,由于供电企业多属于国有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为主。对于上市电力公司,部分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还包括股权资金。融资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总债务比值、流动比率变化值、速动比率变化值、还款周期比值。总债务比值即为完成本项目实际借款与计划借款的比值。如果比率大于1,则说明项目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有变化,可能是成本控制不严导致的成本增加,需要增加投入。流动比率变化值是指实际流动比率与计划流动比率的比值。获取该比值需要首先统计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其他指标同理可得。

四、TOPSIS评价法在财务后评价体系建设中的运用

目前关于投资项目财务后评价,多是只针对一项投资项目的评价研究,相对来说,缺乏动态比较性。通过对供电企业不同项目进行财务后评价比较,能够动态地了解本次项目的财务执行水平。本文采用TOPSIS评价法进行供电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后评价分析。

TOPSIS法是系统工程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可用于效益评价、决策、管理多个领域。该分析方法的思想是首先将各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其次根据各变量与其相对应的最优、最劣指标的距离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各样本的优劣度。本文以N供电企业历次投资项目为样本,对该评价法的应用进行说明。选取5个项目的11个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其中项目E为本次投资项目。利用Zij=公式对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指标采用专家赋权法赋权,其中除总债务比值、还款周期比值为低优指标外,其余指标皆为高优指标,经计算后得出表1。

从表1中可以对应每个指标找出该指标下每个项目的优劣程度,分别找出各指标的最优值与最劣值,并且可以确定本次投资项目E在各个指标下的优劣。如E项目在“净利润比率”指标中相对较低,说明相比其他投资项目,该项目实际净利润相对于计划的净利润完成度较低。另外可得最优项量组合为-Z+(0.370.380.410.340.320.490.540.410.4.380.42),最劣项量组合为-Z-(0.260.230.180.140.140.180.150.160.260.230.31),即每项指标下的最优和最劣水平。同时,根据运算规则,可得出各个项目与最优值D+、最劣值D-的距离及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项目E从财务后评价来看处于中等水平,排名第3,说明从财务的角度来看,项目E在执行过程中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8

一、预测阶段

预测阶段主要指投资前期,即从投资意向形成到项目制定投资计划这一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决策,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时期。预测阶段包括四个步骤:

(一)对项目初选后认为可行的工程项目,编写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建议书的目的是提出拟建项目的轮廓设想,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说明技术上、市场上、工程上和经济上的可能性,向政府推荐项目,供政府选择。项目建议书经规定程序批准后,称为“立项”,项目即可纳入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计划,列入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可开展可行性研究。

(二)进行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财务评价和投资条件评价可行性研究是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不仅可以作为项目设计的依据,向银行贷款的依据,而且可以作为办理开工手续、项目实施、项目评估的依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在可行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可采用动态投资评价方法结合静态投资评价方法的方式。可行性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投资条件评价。投资条件评价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内外条件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的需要及其利弊得失作出评价,以判断项目生存的可能性和可靠程度。项目的投资条件内涵广泛而繁杂,既包括项目本身的内部条件,又包括与之配套协作的外部条件;既包括可以控制的静态的稳定条件,又包括难以掌握的动态的不确定条件。投资条件评价重点放在对外部的、动态的不确定条件的评价上。

(三)选择合适的设计部门,编制工程概预算文件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需由设计单位编制工程设计概算。设计概算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其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编制,而且编制出的设计概算不允许突破投资估算允许幅度范围。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并且编制相应的施工图预算。

(四)上级部门批准后下达投资计划和年度投资计划设计文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应按照经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和总概算,下达项目投资计划。根据总概算和工期合理地安排分年度投资,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和用款计划。

二、控制阶段

控制阶段主要指投资建设期,即从筹集建设资金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这一时期。控制阶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筹集项目资金,优化资本结构供电企业生产涉及国家安全,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建设资金的取得不可能通过资本市场取得公众资金。因此,在保证了项目资本金的来源之后,其余投资额主要依靠长期负债融资取得。长期借款是供电企业筹集建设资金的一个主要渠道。供电企业经济效益良好,信用等级高,因此在选择银行方面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取得经济合理的银行贷款。

企业在筹集项目资金时,应考虑筹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保证最佳的资本结构。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利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选择资本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降低财务风险,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资本结构最优。

(二)规范招授标活动和合同管理基建项目有了资金保证之后,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开始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是程序性很强的经济活动,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程序开展活动。招投标活动结束后,应签订工程项目合同。供电企业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保证合同主体的资格合法;应当具备合同的一般条款,明确各条款内容,杜绝含糊不清;合同的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必须签订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规范招投标活动,保证合同的有效性,是基建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三)做好建设期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项目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为实现基建目标,参与项目建设的有关各方必须在系统控制理论指导下,围绕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和成本,对项目的实施状态进行周密、全面的监控,把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施工费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和其他费用的控制。

(四)控制施工方案变动引起的工程成本变动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对可能出现的由于施工方案变动而引起的各项费用充分预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开支。

(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估价入账手续供电企业在工程验收之后,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验收和工程移交的书面证明,作为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点,来估价转增固定资产,以正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及时提取折旧,准确核算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财务部门要在各项目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待竣工决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据以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和折旧数额。

三、分析阶段

工程项目竣工、移交资产之后,基建财务管理体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分析阶段。分析阶段也叫项目后评价阶段。

(一)项目后评价的范围项目后评价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目标的后评价。在项目后评价中,项目目标和目的的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照项目可研和评估中关于项目目标的论述,找出变化,分析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成败的原因,同时还应讨论项目目标的确定是否正确合理,是否符合发展的要求。项目目标和目的后评价通过变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项目决策、管理、建设实施信息反馈,以便适时调整政策、修改计划,为续建和新建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可根据分析,为宏观发展方针、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和金融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项目决策阶段的后评价。对项目决策的后评价包括项目决策程序、决策内容和决策方法分析三部分内容。项目决策程序分析主要分析项目立项决策的依据和程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先决策后立项、再评估,违背项目建设客观规律,执行错误的决策程序等。项目决策内容评价分析应对照项目决策批复的意见和要求,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或进展的情况,从投资决策者的角度,分析投入产出关系,评价决策的内容是否正确,能否实现。项目决策方法分析包

括决策方法是否科学、客观,有无主观臆断,是否实事求是。

(3)项目准备阶段的后评价。对项目准备的后评价,包括项目勘察设计、投资融资、采购招投标、开工准备等方面的后评价。项目勘察设计的后评价要对勘察设计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进行分析评价。投资融资项目后评价主要应分析评价项目的投资结构、融资模式、资金选择、项目担保和风险管理等内容,评价的重点是根据项目准备阶段所确定的投融资方案,对照实际实现的融资方案,找出差别和问题,分析利弊。同时还要分析实际融资方案对项目原定的目标和效益指标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融资成本的变化,评价融资与项目的债务的关系和今后的影响。在可能的条件下,后评价还应分析是否项目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经济的投融资方案。此外,项目贷款谈判也是后评价应该关注的方面。对采购招投标工作的后评价,应该包括招投标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评价,后评价应对采购招投标的资格、程序、法规、规范等事项进行评价,同时要分析该项目的采购招投标是否有更加经济合理的方法。对项目开工准备的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项目建设内容、厂址、引进技术方案、融资条件等重大变化可能在此时发生,应注意这些变化及其可能对项目目标、效益、风险的影响。

(4)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后评价。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后评价包括: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工程实施及管理,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分析与评价等。项目实施阶段的后评价应注意两方面的对比,一方面要与开工前的工程计划比,另一方面还应把该阶段的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与项目决策时所预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偏离度,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原因,提出对策,总结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由于对比的时点不同,对比数据的可比性需要统一,这也是项目后评价中各个阶段分析时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二)项目后评价的内容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第一,项目的技术经济后评价。项目的技术后评价主要是对工艺技术流程、技术装备选择的可靠性、适用性、配套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的再分析。项目的财务后评价与前评估中的财务分析在内容上基本是相同的,但评价中采用的数据不能简单地使用实际数,应将实际数中包含的物价指数扣除,并使之与前评估中的各项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和计算效益的范围上都可比。项目的经济后评价内容主要是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分析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所在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提高当地人口就业的影响和推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等。经济评价结果同样要与前评估指标对比。第二,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结果,提出一份单独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般包括5部分内容:项目的污染控制、区域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的利用、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能力。第三,项目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包括社会效益与影响评价和项目与社会两相适应的分析。社会效益与影响是以各项社会政策为基础、针对国家与地方各项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分析评价。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性分析包括项目是否适应国家、地区(省、市)发展;项目的文化与技术的可接受性;项目存在社会风险的程度;受损群众的补偿问题;项目的参与水平;项目承担机构能力的适应性;项目的持续性。

(三)项目后评价的工作程序项目后评价的工作程序为:接受后评价任务、签定工作合同或评价协议;成立后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设计调查方案、聘请有关专家;阅读文件、收集资料;开展调查、了解情况;分析资料、形成报告;提交后评价报告、反馈信息。

四、该体系的优点分析

通过预测、控制、分析阶段,使项目建设程序完成了从事前、事中到事后三个阶段。剖析“预测――控制――分析”新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在项目前期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使投资决策更准确“预测――控制――分析”新体系在项目前期采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科学的预测方法,引入现金流量的概念,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该体系将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不但对某一具体时间和地点、具体投资情况进行静态分析,还要引入时间变数,从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研究投资客体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加强具有预见性的指导,从而使投资方做出更科学合理、准确的投资决策。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9

[关键词]建设项目;后评价;后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3890(27)11-89-03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建设项目后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制度,已为不少国家和国际机构所采纳。其中,世界银行后评价的程序和方法都比较完善,给各国后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而中国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范围不大。需学习借鉴国外(主要是世界银行多年来发放项目贷款中总结的―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的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进一步推进后评价工作的开展并使之逐步完善。

一、中国建设项目后评价开展的情况

中国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8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第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十几年来中国的建设项目后评价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就建设项目投资渠道和管理体制而言,建设项目后评价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这类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制定评价规则,编制评价计划,委托独立的咨询机构来完成。目前国家发改委主要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去实施建设项目后评价。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后评价有多种类型,包括建设项目后评价、建设项目效益调查、建设项目跟踪评价、行业专题研究等。

2 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这类建设项目主要是指世行和亚行在华的贷款项目。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按其规定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中方的项目管理和执行机构主要做一些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准备和资料收集工作。作为中国政府对外窗口,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也积极参与了这些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当然,多数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也是中国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国家发改委也要安排进行国内的建设项目后评价。

3 国家银行的贷款项目。过去国家建设项目的投资执行机构是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该行从1987年起就开展了国家投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效益调查和评价工作,目前建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1994年国家成立开发银行对国家政策性投资实行统一管理。开发银行担负起对国家政策性投资业务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几年来在后评价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和业务开发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 国家审计的项目。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审计署建立,开始了对国家投资和利用外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正规审计工作。对这些主要建设项目的审计由审计署自己来完成,主要进行建设项目开工、实施和竣工的财务方面的审计。目前国家审计署正在积极开拓绩效审计等建设项目后评价相关的业务。

5 行业部门和地方的项目。由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安排投资的建设项目,一般由部门和地方去进行建设项目后评价。各行业、各地方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发展还不平衡,目前开展得比较好的有农林、能源、交通、卫生等部门和黑龙江、云南、山西等地区。

二、建设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1 建设项目后评价尚未大范围开展。国外许多发达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将建设项目后评价纳入项目管理中,成为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但在中国由于工作实践时间较短,评价方法比较简单,后评价尚未建立部级体系,没有形成制度化、统一化理论与方法框架,至今还没有一个部级的后评价管理机构,建设项目后评价也没有纳入到投资管理体制和项目管理程序中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有一批优秀的专家及业务人员,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积累了很多经验和一些资料,但与其他中央机构的方法体系不统一。由于项目后评价的欠缺,项目实施过程没有严格坚持评估制度,项目设计和施工质量、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工期和项目投产后的一系列过程问题较多,尤其是工程质量和项目超预算问题相当严重。

2 投资立法工作滞后。至今中国还没有一部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投资法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投资管理规章,有的已经失效或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一些改革成果又没有及时以立法形式得以巩固,从而出现法制管理上的“真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投资领域里的一些基本关系和行为准则,都有待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由于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上的“真空”,使得项目后评价工作难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3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中央后评价机构。无法对中国项目后评价工作进行总的组织、管理、组织和协调;二是个别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已经建立的后评价机构非常不规范,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要求,其发挥的作用差别很大;三是后评价中介机构发育迟缓,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面向市场的中介机构。

4 资金方面存在障碍。开展项目后评价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资金是开展项目后评价的重要资源。但是目前,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后评价资金来源和后评价经费标准,这使得在开展后评价的取费中难以操作和把握。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项目后评价未正式列入基建程序,其经费开支未列入项目的总概算中。而且,对于后评价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开展后评价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难以产生投资回报,没有看到后评价的功能及产生的巨大效益,因此不舍得投入资金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因此,加强对后评价重要性的认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5 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滞后。尽管一些设计部门、研究部门及学术团体正在致力于一些项目的后评价研究工作,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和现实可行的评价方法,更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急需科研部门、设计部门、投资评估公司、政府管理部门及企业组织有关专家抓紧进行研究,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为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6 后评价专业人才和培训制度不够健全。由于项目后评价人员水平低,工作方法简单,造成中国项目后评价内容很有限,仅限于工艺、财务等方面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健全,没有国民经济评价,尤其是没有影响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很难掌握项目对整个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也无法掌握项目今后是否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后评价系统

1 可持续发展对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由三个分体系组成,即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按可持续发展观来理解,社会、经济、生态“三位

一体”的发展构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则是目的。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不以削弱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要突出强调环境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后评价从开工以后就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评价,对于在建项目能够使之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于后建项目能够为之提供经验,因此建设项目后评价对于实现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设项目评价不仅突出重视环境资源的价值,而且从动态角度强调对它们永续利用、代际公平等。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后评价系统的建立。建设项目后评价实际上就是反馈控制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运用。项目目标是否正确,项目目标实现程度怎样,可以用反馈控制方法进行检测,预测项目成果,以此来设定项目目标。此时要考虑项目系统的投入要素有没有超出投入物临界,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对方案的分析和论证,把分析结果反馈给决策者,找出目标方案的利弊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是局部反馈。其作用是在决策前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以保证方案尽可能的周密,经过论证后正式决策并付诸实施,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和投产阶段,再通过项目后评价将执行结果与原定目标相比较,以影响下一步决策,这是主反馈。其作用是检查目标决策是否符合实际,以便采取措施,或修改目标,调整方案,或改进实施手段和方法,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提高投资效益。

在建设项目后评价过程中,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评价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并实施建设项目的控制与反馈,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开展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在建设项目决策科学化和建设项目运行管理现代化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并将对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控制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建设项目运行中要随时观察和分析其运行状态变化。―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传递信息;二要制定有效的调控对策。要实现这两个要求,就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中国的项目管理周期,加强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积极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

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篇10

投资评审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主要作用是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和追踪问效。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财政投资逐年增长,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也逐渐完善,实现了从“事后”向“事中”的转变,但是,仍然存在投资评审环节滞后、评审内容局限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投资评审制度在项目决策和审批阶段的运用,对于提升财政监督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投资评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评审环节滞后,评审工作事后特征明显。目前投资评审一般是在项目立项以后、预算下达前,由财政部门向项目主管部门及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下达委托评审文件,并确定评审内容,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价与审查。这种评审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是评审机构介入的环节较为滞后,未能有效参与项目的前期评审,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基本规划、建设标准等在决策阶段已经确定,投资评审机构往往是事后被动评价,无法在预算环节对项目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二)投资评审内容局限,侧重于财务评审和合规性检查。根据财政部投资评审相关规定和各地方实践,目前实施的投资评审局限于财务投资评审,评价的内容局限于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审核,项目建设程序合规性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核,项目招标程序、招标方式、招标文件、合同等合规性审核,而缺乏对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功能需求、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等进行评审,以至于无法对发展改革部门确定的项目是否符合地方发展要求、决策是否恰当、标准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投资评审范围受限,工作开展缺乏计划性和主动性。投资评审工作的开展,主要采用财政委托评审方式,处于先委托后评审的被动局面,在这种模式下,评审工作难以有计划开展,容易造成投资项目集中送审,影响评审质量,评审时间和评审质量难以协调,同时有部分项目游离于投资评审范围外,制约了财政投资评审监督作用的实现。

二、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的投资评审管理经验

(一)美国经验:前期论证科学严谨、注重事前监管。美国国会负责财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评审,会计总署负责项目的事后评审。决策前期,政府各职能部门研究制定项目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征求申请单位关于设计方案的意见,开展研讨、论证活动,最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和议会评审。项目一旦确定,其目的、功能、规模都已固化,后期变更较少。评审方法上,注重通过指标量化项目在经济、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成本和收益,从而确定项目规划的科学性与最优化。前期决策中,注重公众参与评审,强调论证的公开性。

(二)德国经验:预算指标和预算效益指标同步上报。德国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阶段主要由联邦财政部和联邦交通、建筑和城市规划部同步审核,联邦财政部主要从财政资金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价,联邦交通、建筑和城市规划部主要从技术角度对项目进行审查,同时代表国家组织管理项目建设。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严谨细致,具有刚性,立项通过后,总预算和预算效益指标需同时上报财政部并纳入年度预算中。为确保决策正确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三级监督机制,包括联邦交通、建筑和城市规划部内设监察处监督、审计监督、联邦议会监督。

(三)我国香港经验:构建等级划分制度,立项前由不同部门分别进行论证。香港地区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阶段实行工程等级划分制度,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各个等级由不同部门完成不同的论证工作,工程升级具备一定的刚性,必须经前一部门审批同意。流程包括5个步骤:项目申请者提交需求分析,说明发展该项目的必要性;工务部门拟定技术可行性分析;发展局批准技术可行性说明,项目被纳入丙级工程;政府决策局申请资源,经审查批准后,升为乙级工程;工务部门进行勘查设计、环境交通影响评估等前期工作;提请立法会工务小组委员会通过,并由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后,升为甲级工程。在这种制度下,资源分配委员会(包括财政、工务等部门)在审批的同时,参与了前期技术、经济等论证工作,保证了项目前期工作的充分严谨,为后期的规范有序施工打下了扎实基础,有利于避免超预算、超标准、超规模等问题的发生。

三、投资评审制度在内部决策和外部审批阶段的运用

(一)建立内部投资评审制度,强化申报前决策评审。项目申报前由申请单位成立内部投资评审小组,对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投资计划进行评审,目的在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控制造价管理。内部投资评审小组由规划、审计、财务、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专业机构及专家参与评审工作。内部投资评审小组对申报项目的规划、立项进行调查、论证、评估和审定,为重大投资项目的决定当好参谋把好关,投资评审意见作为申报立项的附件资料。

(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体制,建立跨部门投资评审小组。审批环节由各政府部门组建投资评审小组,参与立项决策评审,各政府部门按职责分工,发展改革部门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角度,财政部门从性质、功能、投资总额角度,建设部门从技术角度,审计部门从功能需求、建设标准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综合审核评议通过后下达立项文件。

具体见图1。

四、投资评审与决策期业务流程的融合

(一)项目构思与选择阶段。项目构思与选择阶段的实质是机会研究,研究的性?|是项目设想与选择,即在若干个可能的投资机会中进行鉴别和筛选,确定最优方案。这个阶段基础数据估算精度一般在±30%,一般需要1―3个月。

投资评审在这个阶段可以介入,但不属于重点评审阶段,可以对项目的选择方法及经济效果进行初评。在对经济效果评价时,可采用静态或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静态评价指标主要适用于对方案的粗略评价,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方法;动态评价指标考虑了在方案经济寿命期限内投资、成本和收益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真实情况,能够体现真实可靠的经济技术评价,包括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动态回收期等方法。

(二)项目建议书阶段(概念性规划)。项目建议书是申请单位向国家提出要求建设某一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轮廓设想,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推荐一个拟建项目,论述其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建议书必须包括项目建设的宏观背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和地区规划、技术政策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需求调查和发展),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项目的整体规划,实施所必需的总体信息、方针、说明。

这个阶段属于投资评审重点阶段,投资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该不该建”的问题,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问题进行评审。必要性方面,从是否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等政策因素和项目最终效果因素上进行定性分析以及从规划、需求分析、费用效益分析上进行定量分析;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方面,可从规模经济角度和同类项目类比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和系数估算法等简单估算法进行投资匡算审核。

(三)可行性研究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建设单位征集规划设计方案并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作多方案比较,得出最佳方案,包括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价与决策三个阶段。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项目新建的理由与目标,市场分析与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议规模与产品方案,厂址选择,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环节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评价。

该阶段属于投资评审重点阶段,投资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该建多大”的问题,重点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进行评审。对于建设规模,主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进行评审,内在因素包括项目本身的需求情况,项目具备的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外在因素主要从规划、建设标准、资源约束、同类项目类比等方面进行评审。投资估算方面,重点从综合单价、工程量、总价三个维度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进行估算。

(四)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是在可研批准以后,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投资额和设计基础资料,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具体设计,编制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影响的比例达到70%,属于投资评审的重点环节,投资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该花多少钱建”的问题,重点对投资规模进行评审。其审核要点包括4个方面:(1)审核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与投资是否控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范围内。(2)审核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和批准方案所确定的使用性质、规模、设计原则和审批意见。(3)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达到要求,有无漏项,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材料设备档次、标准是否偏高,设计方案是否进行全面合理优化。(4)审查初步设计概算,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是否完整,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单价是否合理,有无超出计划投资,原因何在,与同类建设项目投资水平进行比较。

决策期业务流程见上页图2。

投资项目的系统特征,投资项目及其特征插图1

读了文章投资项目的系统特征,投资项目及其特征有什么相关的感受或者感悟没,都可以联系我们叙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